神笔马良 19 我叫“冯郎”
我叫“冯郎”
马良小心谨慎,一一化险为夷,闯过了一关又一关。
关卡上没再见到要抓他的画像了。他估计已走出这地界,才放慢了前进的步伐。
他实在太倦了,走不动了,只得在一座城镇里歇脚。他住不起旅店,便找到镇外一个破落废弃的庙宇,在那里暂时栖身。
这破庙里,住的全是流落江湖的穷苦人。有的卖拳头,有的说大书,有的耍猴戏,有的变戏法,有的贩药材,有的捏面人,有的测字看相,有的卜卦算命……
为了生计,马良只得画了许多画,拿到街上卖。因为他唯恐被人发现,便不让画活起来,画成的东西,不是少张嘴便是断条腿的。
自然,他也不敢再用“马良”的名字了,他在“马”字前加了两点,说多两只眼睛,看看这世道吧!他在“良”字边加了一只耳朵,说多听听各种人的声音吧!他改名叫“冯郎”。
因为马良从小下过苦功夫,根底扎实,用的又是神笔,所以画什么都得心应手,十分相似。他的画,很受大家欢迎,每天上他画摊来买画的人很多。
人们买到他的画,都很欢喜。但还是有人叹口气说:“多好的画啊!可惜你不是马良。”
也有人悄悄地问过他:“你是不是马良?”
马良赶紧一概否认,说:“不是,我不是马良。”
因为买画的人多,他画得又快,所以收入很不少。他常常将这些钱,接济住在破庙里的那些卖艺人。自然,这些人的心也向着马良。一些地痞常来收捐寻事,他们会跟地痞去说情评理,要是地痞挑衅滋事,他们都会出场打抱不平。地痞见他们齐心,只得收敛三分。
马良在这里,虽然日子过得去,但他还是十分想念村里的伙伴、乡亲们。不知道他们是否平安,他的事有没有连累他们……
他知道,他们也一定很想念他。在街头摆摊卖画,面对街上走过的熙熙攘攘的人群,他多么希望能突然见到一个村子里的乡亲,能好好叙上一叙,把家乡的消息,带给他,把他的消息,带到家乡去……
他总是想,虽然有着这支神笔,但是他离开了家乡,又有什么意思呢?他学画,想有一支笔,难道只是为了自己能活着,或者活得好一些吗?
他非常想念家乡,可是回不去。他非常想念乡亲们,可是他不能和他们在一起。
尤其是在元宵、中秋这些家人团聚的佳节,他更是悲伤。他将心中的乡思,寄托于画中。他常常独自在月光下画画,画家乡的山山水水,村村庄庄。他总是要画上那座古塔,而且也一定要在天边抹上一轮红日,让塔的黑影投到笔架山的山峰之间。他也没有忘记村子四周那些他用神笔画的,盛开紫花的木笔树。他只是不敢让这些画活起来。
每逢过节,他都要画这样的画,同时画几只鸽子,让鸽子带上他的画,飞向他的家乡。
可是鸽子去了都没有回来,也不知道鸽子是不是把他的画带到家乡了。
失望和孤独,时常袭击他的心,他心里非常痛苦。
和他住在一起的那些流浪艺人,虽然我帮你,你帮我,自己保护自己,但人人都有难处。常常有人喝得大醉,醉后放声大哭。有人上吊,有人跳河,也有人无缘无故失踪,杳无音信……
他发现,这世道,天下穷人一样苦。
那些坏财主,那些恶官吏,像凶神的两只魔掌,紧紧地扼着一代又一代穷人的脖子。穷人连呼气也艰难啊!
我叫“冯郎” 马良小心谨慎,一一化险为夷,闯过了一关又一关。 关卡上没再见到要抓他的画像了。他估计已走出这地界,才放慢了前进的步伐。 他实在太倦了,走不动了,只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