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笔马良 33 鸡狗满街走
鸡狗满街走
马良来到州城,先在城外住下。他唯恐州城里也在捉拿他,自然不用“马良”的名字,也不敢再化名“冯郎”,因为大家已经知道冯郎就是马良了。这回,他用减笔画法,“马(马)”字除去下面部分,成了“王”字。“良”字除去上面一点,成了“艮”字。他改叫“王艮”,仍以卖画为生。
这州城,地大人多,很好落脚,进进出出,也不大受人注意。他人生地不熟,未敢放松戒备,将神笔藏在斗笠夹层里,不轻易取出,斗笠时刻带在身边。
马良先不摆摊,只是拿着他的画,在僻静的小巷中叫卖。一连几天,买他画的人十分稀少。后来渐渐到一些小街上,可也是景况不佳。马良感到生活艰难。
这州城里的人们对他的画好像兴趣索然。但他观察到人们家里悬挂着的画,画品又很低下。他想不通这州城大邑,能欣赏他的画的人,竟然如此之少。
马良住了几天,发现这州城,鸡多、狗多。他穿街走巷,一路上都是鸡屎、狗粪,鸡狗满街乱窜。而且这鸡、这狗,都十分凶狠,见是陌生人,或者碰了它,便会啄你、咬你。他好几次被鸡群或狗群围住,难以脱身。住在这州城里,一大早全城的鸡一齐啼叫,一入晚四处都听得见狗叫。整天鸡鸣狗叫,好不热闹,也好不令人害怕。自然,偷鸡摸狗的人也多了。
这州城里最发财的买卖,是卖蚯蚓和肉骨头,生意人从远处乡下收购来蚯蚓和肉骨头,运到州城,可以高价出售。
马良卖画连糊口也难,于是也跟着别人卖蚯蚓和肉骨头,赚点钱,先在州城扎根住下来。
他用神笔画蚯蚓和肉骨头本来就很方便。他出售的蚯蚓和肉骨头都比别的摊子上的大,所以生意特别好。
很快,他明白了,原来这州城里,官员都爱斗鸡、爱养狗,所以鸡多、狗多。
鸡,要愈养愈大,要善斗。所以,在这州城要办点事,得向官员送礼,而最好的礼便是鸡,自然是那种善斗的大鸡。因此,州城的百姓,每家都必须备着许多鸡,天天喂蚯蚓,将它养得大大的,以备不时之需。
狗,许多官员家里,都养着狗,而且很凶很凶。许多官员以家里的狗多少,表示自己的权力有多大。因为狗对主人都很忠心,对小民百姓却很凶横。狗,不仅为官府看门,防范小民百姓进来,而且官员一出门,就带着狗满街走,煞是威风。许多人,出门办事都要带一袋肉骨头。在街上遇上恶狗,要丢出几根;要上官府办事,也丢出几根。
马良一知道这些,就十分难过,他用神笔画蚯蚓、画肉骨头,不就是给官家作乐欺侮小民百姓吗?他感到这亵渎了他的神笔,亵渎了他自己,他很是懊悔。
于是,他仍是画画卖。不过,他索性专画鸡和狗,他画的是可爱的小鸡、可爱的小狗。他出门卖画,遇到凶鸡和恶狗,就拿出小鸡、小狗的画来,凶鸡、恶狗大多便会渐渐去掉那凶恶之态,在画前显出一种亲昵模样。
可是,这天,两个官兵来到城外客栈,寻找王艮。说不准他再出卖可爱小鸡和可爱小狗的画,因为许多人家贴上他的画,鸡和狗都变得和善温顺了。只许他画最凶的鸡,最恶的狗。不然就要办他破坏州城风气罪,抓去坐牢。
马良等官兵一走,气极了。他用神笔索性画了一只很凶很凶的大鸡,一只很恶很恶的大狗,每天用很多大蚯蚓、肉骨头来喂它们。他出门卖画,就带着这大鸡和大狗。
这一来,情况大大起了变化。一路走,一路都有人投来羡慕和嫉妒的目光,然后走近他,要买他的鸡和狗。其中,有替官府办事的,也有普通百姓。马良都不肯卖。
有一个晚上,住在客栈隔壁的一位贫苦的瞎眼老婆婆,找到王艮,长跪不起,一定要买去他的鸡和他的狗。因为她的小儿子在官府当差,昨晚上值班,官府最心爱的一只鸡、一只狗,给毛贼偷走了。官府一定要她的小儿子把鸡狗找回来,不找回来,就要办他的通贼罪。
马良没法,扶起老婆婆,让她带走他的鸡和狗。
想不到,这一来,州城的情势,却出现了更大的变化。
这官府里有了这只大鸡和大狗,府里所豢养的那些鸡都变得怯弱无能了,不要说斗,见了大鸡都把头藏到翅膀里。府里所豢养的那些狗都变得没精打采了,不要说咬,见了大狗都夹起尾巴溜远了。
官府里斗鸡也不成了,谁家的鸡见了这大鸡都吓得不敢抬头。
官府里的大狗一出去,街上所有的狗,都跟到大狗的屁股后头,摇头摆尾地讨好它。
这一来,州城里大家都将鸡杀了,狗宰了。可是也有麻烦的事,另外一些官家,侦查到这大鸡大狗的来历,都要来找这个王艮,要买更大的鸡和更大的狗。
马良在这客栈待不住,只得住到州城里另一个僻静的客栈去,依然是卖画度日。
鸡狗满街走 马良来到州城,先在城外住下。他唯恐州城里也在捉拿他,自然不用“马良”的名字,也不敢再化名“冯郎”,因为大家已经知道冯郎就是马良了。这回,他用减笔画法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