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笔马良 34 “马良”鬻画
“马良”鬻画
马良的画,仍不受人欢迎。他在这州城里还不能摆摊卖画,他对这个州城大邑显得有些失望。
一天,他来到一条街道,这里商业繁华,过往行人甚多。在这人多的大街上,他不能像小贩一样大声叫卖,只得收起画幅,信步走去。好在他是第一次来这里,十分陌生,没有人认得他。他把斗笠背在背上,随意看着四周的商铺。
忽然,在他的眼前映出一块金字招牌:“大富贵笔庄。”
招牌一端,垂直挂下一红色布帘,上写四个大字:“马良鬻画。”
马良心里觉得奇怪,他这个马良倒无法用马良真名,却有不是马良的人倒可以用马良的名字。他很是生气。
但他立刻又想,世上常常有同名同姓的人。他叫马良,别人也可以叫马良,说不定那人真叫马良。这样一想,心里又平静下来。
大富贵笔庄,他是十分熟悉的,原本都是那肥猪财主家的产业,肥猪财主一死,家道衰败,这散在各地的笔庄产业也各自分开经营了。后来,“大富贵笔庄”这块招牌,索性谁开笔店,谁都可以用。
他又把斗笠戴在头上,压低帽檐,走进店去。只见店门里放着一只铁笼,铁笼里关着一只白鹤。马良一看,便认得是他所画的白鹤,就是那只沾上一滴墨水活了起来飞走的白色小鹤。
店堂里悬着一支大笔,和他的神笔一模一样,马良十分熟悉。他已不记得是他自己画的。
店堂的货架上,陈放着大小毛笔,笔杆上都刻着“马良笔”字样。
马良看完出来,门口急匆匆进来几个人,前面的那人背着一顶和他一样的斗笠,桃子眼,尖下巴,正是那个卑劣的画师。
后面跟进来一个驴一样长脸的官府师爷,还有两个官府的差役。
原来,这画师在那市镇上吃了许多苦头,还限他日期缉拿马良。他带领官兵,转来转去,没有抓到马良,不好交差,只得偷偷逃跑了。
他来到州城,想起自己吃亏,主要是没有投靠官府。他知道,在这世上,不论干什么事,没有官府做靠山,不但做不成事,而且难以生存。于是一到州城,他便利用马良留给他的那把假神笔、假斗笠,说自己就是马良,到官府找了门路。
官府好斗鸡,他送鸡。官府好养狗,他送狗。后来,官府里每斗一次鸡,都让他去把斗赢的公鸡画成像,贴在官府门口的告示牌上。有个官员得到一只大鸡,他就去画鸡像,贴在官府告示牌上。有个官员得到一只好狗,他就去画狗像,贴在官府门口另一面的告示牌上。这样,他深得官府大官们的欢心。
后来,官府出钱,师爷出面,开起这家大富贵笔庄。不知他从哪儿弄来那只马良画的小鹤,在笔庄门口挂出以“马良鬻画”为名的布帘,他借笔庄摆了个画摊。
他也遇到过麻烦,自然那算是小事一桩。州城收到过缉拿马良的文书,他有官家做靠山,上上下下一打点,便消灾解难,官府不止不惊动他,还把那文书交给他。原来,那市镇官府画画像的人,没见过马良,听说马良和他很像,就照着他的脸画。可以说,画的就是他。这一来,他真的成了那个有神笔的马良了。在这里,人们多少年来已积下这样一个习惯,就是官府说是好人的,小民百姓就知道这人有多么坏;官府说是坏人的,小民百姓反而十分钦敬他。于是,这个冒名“马良”的马良,在州城名声大噪。自然,更多的人,看出他人品太差,巴结官府,欺侮穷人,十分势利,背后都在说,这马良竟然变得这么坏了!有人可惜他,有人讨厌他,有人憎恨他……
马良一见是画师在败坏他名声,十分恼火。他毕竟年少气盛,一时情绪失控,就上前一手拉下那幅“马良鬻画”的布帘。
画师出来一看,见是马良,大吃一惊。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,不动声色,把马良拉到一旁,说:“要多少钱?你开个价!”
马良将落下的布帘,撕个粉碎,说:“你无耻!”
马良声音很大,在这热闹的大街之上,一下围上来许多人。
画师先下手为强,对着大家说:“在下马良,借此鬻画多时,今天这疯小子,竟无缘无故前来捣蛋胡闹。
马良打断他的话,大声说:“我是马良,这个卑鄙家伙,不是马良。”
店堂里转出那个驴脸师爷,和两个差役,师爷一声吆喝:“大胆疯子,清平世界竟敢冒充马良,拿下送官严办。”
看热闹的人群中,有人不服,纷纷嚷将起来:“两个都说是马良,怎么只拿一个?”
“谁真谁假,总要弄个清楚明白!”
“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应该让他们当场比一比。”
师爷见大家闹了起来,也不敢擅自判定,就推说尚未禀过州官,道:“今日天色已晚,真马良,假马良,明日在此当众比试,疯子暂时收押。”
两个差役把马良带走了。
临走时,画师赶上来,凑近师爷耳朵,说了几句。师爷回答说:“我会叫人好生看住他,决不会让他跑掉。”
“马良”鬻画 马良的画,仍不受人欢迎。他在这州城里还不能摆摊卖画,他对这个州城大邑显得有些失望。 一天,他来到一条街道,这里商业繁华,过往行人甚多。在这人多的大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