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笔马良 44 一个认得的人
一个认得的人
一天,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认得的人,就是那个大富贵笔庄的弯脊梁老板。
马良眼睛一亮,心里想:“这弯脊梁老板,和尖下巴画师,都在肥猪财主手下混过,找到弯脊梁老板,也许就可以找到那尖下巴画师了。”
他便上前去问。他一走过去,弯脊梁老板已不认识他,以为他是要饭的,丢给他一点钱。马良说:“你怎么不认识我了?”
弯脊梁老板认了一会儿,还是认不出,因为马良早已变了样。他摇摇头。
马良大声地说:“我是马良,你……”
弯脊梁老板一听是马良,吓得跳了起来:“见鬼,见鬼!……”
因为弯脊梁老板早听说马良已经死了,他害怕得连牲礼也不收拾,就逃出庙门,钻进一顶小轿,急匆匆就走了。
马良不放过这个机会,紧紧追出去,跟在小轿后面,一路小跑。
他们转过几个弯,穿过几条小道,左拐右拐,来到一条不算太宽的大街。
马良见他们走进那家挂着“大富贵”招牌的笔庄的店门。还没有入晚,弯脊梁老板就叫手下人关上排门,还叫人从楼窗里挂出一串鞭炮,点着放了起来。
马良知道,他当自己是鬼。马良看看自己,确实已有几分鬼模样了。
马良就坐在店门口台阶上等,可是等了三天,也不见这笔庄开门。他不知道这笔庄很大,这是它后面的店门,前面的店门却在另一条大街上。
弯脊梁老板当天就从前面的店门出去,去告诉那尖下巴画师了。
原来,那尖下巴画师带着马良的神笔、斗笠和“高山流水图”,冒名马良,来到京城,找到大富贵笔庄的弯脊梁老板,由弯脊梁老板介绍给一位在官家行走的远亲,请他再托可进出皇宫的大官,把那幅“高山流水图”献给了皇帝。
皇帝见到这幅早晚能发出声音的神图,十分欢喜,就召见了这位自称有“神笔”的“马良”。
皇帝要看看神笔,尖下巴画师就将大富贵笔庄一支一模一样的马良笔呈了上去。原来,皇帝担心神笔画多了,这幅“高山流水图”就不稀罕了。于是,他将笔留下,给了画师很多财物,还封给他一个不小的官职,并御笔亲题了“马良笔真正神”六字,作为酬谢。
尖下巴画师做了官,便在一条街上建造了一个画馆。他想将皇帝题赠的六字做成金字大匾,悬挂在大门上。
京城的画师,好手很多,都不服气。也有人知道他的底细,他并不是马良。一霎间,在他的画馆周围,开起许多“马良画馆”。大家见画师每天背着顶斗笠,很快,几乎所有的画师都定做了斗笠,背在背上,斗笠便流行开来。
尖下巴画师不会罢休,他煞费苦心,在御笔亲题的字上做文章,将“马良笔真正神”六字,一一裁开,前后调换一下,成为“马良真正神笔”。但弯脊梁老板一看,说这是他们笔庄的招牌,向画师索要,画师自然不肯。后来,尖下巴画师索性将御笔亲题改成“真正神笔马良”。
御笔亲题的“真正神笔马良”招牌一挂出,果然把对手们制服了。很多人害怕他的势力,便投靠到他的门下,改名为“张良”“李良”“赵良”……尖下巴画师很快成了京城画坛的班头魁首。京城的画画人,都得去巴结他。
弯脊梁老板把见到马良鬼魂的事告诉了尖下巴画师。画师听了,知道那肯定不是鬼魂,是他当时过于匆忙,又有过往行人在旁,未能将马良砸死。马良来到京城,对他来说是个大祸患,非除去不可。两人计议开了。
他们想过派人将马良弄死,或将马良毒成哑巴,或将马良逐出京城。这些办法都十分容易做到,但恐日后被人抓住把柄,担当罪名。
最后商定,先由弯脊梁老板出面,将马良控制起来,稳住他。不能让他在外乱说乱跑。
马良没有找到画师,画师却布下罗网正在找马良。
一个认得的人 一天,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认得的人,就是那个大富贵笔庄的弯脊梁老板。 马良眼睛一亮,心里想:“这弯脊梁老板,和尖下巴画师,都在肥猪财主手下混过,找到弯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