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笔马良 45 御笔亲书
御笔亲书
马良在大富贵笔庄后店门口等了三天,不见弯脊梁老板出来。排门紧闭,他只好回到废寺院去了。
他告诉住在一起的灾民们,他就是马良,并把神笔被偷的事仔细说了一遍。灾民们都很敬重他,也非常着急和气愤,纷纷说要帮他把神笔要回来。
他们打算一起去拦轿向大官告状,去官府门口击鼓告状。可那全是说说的,他们都试过了,根本不可能。轿子还在一里地外,前面的行人都要被赶走;那鼓搁在两丈高的架子上,谁能击得着。
皇帝吧,他在三十三重天上。他们呢,在一十八层地下。这皇帝,是个聋子,他们都是哑巴。哑巴无法说话,聋子也听不到。
没有办法找到画师,马良还是去大富贵笔庄门口等。这天,马良把自己的衣服都洗掉了,只好从强人送给他的衣服中取出一件来穿上。马良一穿上,就认出这是尖下巴画师的。一想到是画师穿过的衣服,马良就感到恶心。但马良又一想,这样也许会引起注意,引画师出来。
他又到大富贵笔庄门口去了,还没有走到门口,只见前面有两个中年人,背上也背着和他一样的斗笠,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。马良心里有些奇怪,便跟在他们后面。
他们一面走,一面说着话,马良也听不清他们说什么。他和他们拉开一段路,远远跟着。
他们来到一条大街上,分别走进各自的店堂。马良一看,这街上有不少人背着斗笠。自然不是竹编的,有的是银丝编的,有的是珠子串的,有的是绸缎或皮革做的……质地不同,但样子和他的斗笠一样。
马良抬头一看,两旁招牌上全是非“马”即“良”,非“良”即“马”,什么画室、画店、画屋、画堂、画楼、画阁、画厅、画舍、画斋……
他想那尖下巴画师一定混迹在这些地方,便一家家走进去细细观察。
他发现这些卖画的铺子里,也有画得不错的,但大多很平常,有的实在太次。不过,这些人都有来头,他们的名帖上都写着:给什么大官画过像,什么大官称赞过他的画,本人原来做过什么官,甚至于曾在什么大官家当过听差也是一份殊荣,还有恬不知耻自称是什么大官门下走狗……
这些人都背着个斗笠,一副得意扬扬、趾高气扬的样子。马良走进去,他们都斜着白眼看他。马良感到这些人那种装腔作势的丑态,实在可恶可笑。
想不到,有一个画师,自己背着顶斗笠,看见马良背着斗笠,还“嗤”地一抻鼻子,讥笑他:“眼下,乡巴佬也时兴背斗笠,充作马良来了!”
马良咽不下这口气,他大模大样往当中椅子上一坐,拍着桌子,大声说:“背斗笠的本来都是乡巴佬!—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!”
这一下,把这位画师吓住了。很快,隔壁几家画师都围上来。有人问:“请问你是……”
马良理直气壮地说道:“我就是马良。”
大家十分惊奇,交头接耳,又纷纷议论起来。有人使了一个眼色,一个中年人说道:“我们朱良、苟良,不算冒充马良。我想,你还是到那头去找‘真正神笔马良’吧!我们领你去。”
几个人簇拥着他,走到街的那一头,一个大院子门口,中悬“真正神笔马良”六个金字,后面是“御笔亲书”四个字和一方皇帝大印。马良知道这人十分可能就是那个盗他神笔的尖下巴画师。他走到看门军卫的小屋里,说:“我是马良,要见你们主人!”
军卫一听,也慌乱了,想把马良赶走,可是同来的几个人都说:“让你通报,你就去通报嘛!”
这军卫才硬着头皮进去了。
他的主人正是那个尖下巴画师。他听说马良活着,并已到了京城,便布下一个天罗地网,要收拾马良。弯脊梁老板已探听到马良住在废寺院,就带了一些人,充作慈善团体中人,给废寺院里的灾民造册,每人发了一些钱物,随后去了一些官兵,要把这些灾民一个个都遣送回原乡。谁知册上,有马良名字,却不见马良的人。官兵回来说马良跑掉了。弯脊梁老板就到废寺院拿走马良的物品,回去报告了。尖下巴画师大失所望。
不料,如今马良自己送上门来了。尖下巴画师眉头一皱,忖了一忖,就自己出来迎接。一到门口,看见好几个同行中人,送马良前来,知道事情麻烦,就作了个揖,说:“诸位送我兄弟前来,非常感谢,改日一定还礼。”
说着,叫将大门关了,故意大声说道:“啊呀,兄弟,你要出来谋差使就来嘛,何必要惊动众多邻里街坊陪同呢?”
马良正要还口,向他要神笔,几个家丁冲上去,将一方手帕掩住他嘴巴,拖到里面去了。
御笔亲书 马良在大富贵笔庄后店门口等了三天,不见弯脊梁老板出来。排门紧闭,他只好回到废寺院去了。 他告诉住在一起的灾民们,他就是马良,并把神笔被偷的事仔细说了一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