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浒传 009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(5/5)
* * *
[1] 气毬——“毬”就是“球”。古时踢的球,外面是皮,里面是羽毛;到宋时气球才盛行。宋时人踢气球,动作近似现在踢毽子。
[2] 三瓦两舍——瓦舍是宋时游戏场和妓院、茶楼、酒馆、赌博场等等集中的场所。三瓦两舍,漫指一些瓦舍。
[3] 迭配——就是递配。把罪犯按境解送到他处。
[4] 隔涝——疥疮。干隔涝,干疥疮。开封、杭州都有这话。这里是不干不净、不清不楚的意思。
[5] 将士——“士”应为“仕”。将仕本是将仕郎(官名)的简称,后用来称呼那些没有官职的富豪。
[6] 干人——官府中的办事人员,又称“府干”。
[7] 见——这里同“现”。
[8] 叉手——两手交叉放在胸前,是恭敬的拱手姿势。
[9] 齐云社——宋时踢球的团体组织。
[10] 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——赵佶(宋徽宗)酷信道教,道士们恭维他,送给他这样一个尊号。也省称作“道君皇帝”或“道君”。
[11] 手本——官吏的履历帖子,在谒见长官时用的。
[12] 厮——这里是指人而言,对男子的贱称,犹如说家伙、小子。
[13] 唱喏(rě)——一面拱揖,一面口中作喏声,这种敬礼方式,叫做唱喏。躬身特别弯屈、声音特别响亮的叫做唱肥喏、大喏。这是宋时的一种礼俗。宋时以后,还有些地区把拱揖叫做唱喏,但只有动作,并不发声。
[14] 理会——这里是解决、办理的意思。有时也作了解、懂得和关心、注意解释。
[15] 圆社——球社。这里用作对球社中陪客踢球的专门职业者的称呼。
[16] 奈何——原意是如之何。这里是对付、处理的意思。
[17] 北宋时,种世衡和他的子孙,先后在西北一带任边防重要职务,其中种谔、种师道、种师中战绩最著:谔任军职时间久;师道老年时威望甚高,人民把他当作抗金的主要旗帜,称他作“老种”;师中是在抗金战役中牺牲的。本书中的“老种经略”,当时是指种谔;“小种经略”,是指种师道。
[18] 安置——就寝,安歇。后来用作称别人就寝的敬词。
[19] 袱驼——驮在马背上的包袱、包裹。也写作“袱驮”。
[20] 福物——祭神的肉类食品。祭过神,将祭物散给大家吃,叫做散福。
[21] 遮莫——有尽管、那怕、拼着、无论、莫非等意思。又写作“折莫”。
[22] 巴——靠近。后文第十六回“巴到岗子上”的巴,是爬的意思。
[23] 打火——指行人在旅途中做饭或者吃饭。
[24] 刺着一身青龙——为了表示英雄好汉,在身上刺花纹,叫做锦体,是宋时盛行的风俗。花纹都涂上青色,因之也叫雕青。
[25] 村——冲撞,冒犯。又作粗野、愚蠢解释。
[26] 旗鼓——这里是架式、姿势的意思。
[27] 奸不厮欺,俏不厮瞒——真人面前不说假话的意思。
[28] 两个段子——这里“段”字同“缎”。两个段子,就是两匹缎子。
[29] 打熬——锻炼的意思。有时也作忍耐、坚持解释。
[30] 老小——这里专指老婆,有时也用以泛称一家老幼,犹如后来说的“家眷”。
[31] 理七——人死之后,生者每七天斋供他一次,找和尚来念一回经;四十九天,共设斋供七次,叫做理七。最后的一个七天,叫做断七。
[32] 家生——家伙、器具。这里指的是武器。
[33] 交床——有靠背、能折叠的椅子。也叫胡床、交椅。
[34] 相脚头——相,看,观察。相脚头,就是踩盘子,宋时江湖上的隐语。详见下文“踩盘”注。
[35] 喽啰——旧时对占有固定地盘的强人部众的称呼。有时也作伶俐、机警解释。
[36] 薅(hāo)恼——搅扰。也写作“蒿恼”。
[37] 一陌顺溜纸——一刀纸钱。迷信的传说:举行任何仪式,都要烧纸钱给鬼神,才能求得顺溜(吉利)。后文常有“烧纸”一语,就指的烧纸钱。一陌本是一百张,通常指的一刀或者一垛。
[38] 啰唣——吵闹,纠缠,骚扰。
[39] 搭膊——一种束衣的腰巾。多由布或其他织物制成,呈袋状,中间开口,束在腰间,可装钱物。
[40] 绰——抄、抓、提。
[41] 太岁头上动土——自找倒霉的意思。古人迷信,称木星做“太岁”,认为是凶煞;如若朝着木星出现的方向动土建筑,就要发生灾祸。
[42] 赶人不要赶上——意思是不要逼人太甚。
[43] 落草——旧时把逃往山林为盗称做落草。
[44] 踩盘——窃贼事先探行路线。是宋时江湖上的隐语。
[45] 案酒——原是用菜肴下酒的意思,通常指下酒的菜肴。有时也写作“按酒”。
[46] 留客住——一种有倒钩的武器。
* * * [1] 气毬——“毬”就是“球”。古时踢的球,外面是皮,里面是羽毛;到宋时气球才盛行。宋时人踢气球,动作近似现在踢毽子。 [2] 三瓦两舍——瓦舍是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