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浒传 205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(3/3)
卢俊义道:“兄长何故发此言?据我等胸中学识,虽不在古今名将之下,如无本事,枉自有人提挈,亦作何用?”宋江道:“贤弟差矣!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,如何能勾天子重用,声名冠世?为人不可忘本!”卢俊义自觉失言,不敢回话。
两个回到营寨,升帐而坐,当时会集诸将,尽数收拾鞍马衣甲,准备起身征讨方腊。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段匹银两,分俵诸将,给散三军头目,便就起送金大坚、皇甫端去御前听用。宋江一面调拨战船先行,着令水军头领自去整顿篙橹风帆,撑驾望大江进发;传令与马军头领,整顿弓箭枪刀,衣袍铠甲。水陆并进,船骑同行,收拾起程。只见蔡太师差府干到营,索要圣手书生萧让。次日,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,闻此人善能歌唱,要他府里使令。宋江只得依允,随即又起送了二人去讫。宋江自此去了五个弟兄,心中好生郁郁不乐。当与卢俊义计议定了,号令诸军,准备出师。
却说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,即渐而成,不想弄到许大事业。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,因去溪边净手,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,身穿衮龙袍,以此向人道他有天子福分,因而造反。就清溪县内帮源洞中,起造宝殿、内苑、宫阙,睦州、歙州亦各有行宫;仍设文武职,台省院官,也内相外将,一应大臣。睦州即今时建德,宋改为严州;歙州即今时婺源,宋改为徽州。这方腊直从这里占到润州,今镇江是也。共该八州二十五县。那八州?歙州、睦州、杭州、苏州、常州、湖州、宣州、润州。那二十五县都是这八州管下,此时嘉兴、松江、崇德、海宁,皆是县治。方腊自为国主,仍设三省六部台院等官,非同小可,不比啸聚山林之辈。原来方腊上应天书,推背图[5]上道:“自是十千加一点,冬尽始称尊。纵横过浙水,显迹在吴兴。”那十千,乃万也;头加一点,乃方字也。冬尽,乃腊也;称尊者,乃南面为君也。正应“方腊”二字。占据江南八郡,又比辽国差多少来去。
再说宋江选日出师,相辞了省院诸官。当有宿太尉、赵枢密亲来送行,赏劳三军。水军头领已把战船从泗水入淮河,望淮安军坝,俱到扬州取齐。宋江、卢俊义谢了宿太尉、赵枢密,别了上路,将军马分作五起,取旱路投扬州来。于路无话,前军已到淮安县屯扎。当有本州官员,置筵设席,等接宋先锋到来,请进城中管待,诉说:“方腊贼兵浩大,不可轻敌。前面便是扬子大江,九千三百馀里,奔流入海,此是江南第一个险隘去处。隔江却是润州,如今是方腊手下枢密吕师囊并十二个统制官守把住江岸。若不得润州为家,难以抵敌。”宋江听了,便请军师吴用计较良策,即目前面大江拦截,作何可渡?破辽国时,都是旱路,水军头领不曾建的功劳。今次要渡江南,须用水军船只向前。吴用道:“扬子江中,有金、焦二山,靠着润州城郭。可叫几个弟兄前去探路,打听隔江消息,用何船只可以渡江。”宋江传令,教唤水军头领前来听令:“你众弟兄,谁人与我先去探路,打听隔江消息?用何良策可以进兵?”只见帐下转过四员战将,尽皆愿往。
不是这几个人来探路,有分教:横尸似北固山高,流血染扬子江赤。润州城内,直须鬼哭神嚎;金山寺中,从使天翻地覆。直教大军飞渡乌龙岭,战舰平吞白雁滩。毕竟宋江军马怎地去收方腊,且听下回分解。
此一回内,京师留下四员将佐:
金大坚 皇甫端 萧 让 乐 和
辞别归山一员将佐:
公孙胜
* * *
[1] 亲——准。
[2] 正旦节——春节。正旦,农历正月初一。
[3] 串道——连接两街之间的小路(小胡同)。
[4] 会茶——一起喝茶。
[5] 推背图——一本声称能预测未来的书。相传是唐代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。共有图六十幅,每幅图下都有谶语和颂诗,预言后世兴亡变乱。文词若明若暗、模棱两可,易于附会。最后一幅图的颂诗说:“万万千千说不尽,不如推背去归休。”所以称为“推背图”。
卢俊义道:“兄长何故发此言?据我等胸中学识,虽不在古今名将之下,如无本事,枉自有人提挈,亦作何用?”宋江道:“贤弟差矣!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,如何能勾天子重用,...